中国储能网讯:5月6日至8日,2021中国国际智能建筑展览会(以下简称中国智能建筑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展会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国际经济合作投资公司主办。
我国建筑能耗逐年上涨,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加。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筑行业如何有效节能降碳?本届中国智能建筑展围绕“聚焦智能时代,引领智慧风向”的主题,用新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智能建筑应用新
中国智能建筑展涵盖七大领域,吸引了300余家展商,包括施耐德、狄耐克、西门子、江森自控、河姆渡、泰豪、同方股份、佳岚智能、雅马哈等企业。这些企业围绕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智慧化等主题,展示了近年来智能建筑建设中的新应用。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以“用数字化创造完美空间”为主题,展示了新一代智能楼宇综合管理解决方案。记者了解到,西门子首次展出了Building Operator系统。这是一款安全的云应用程序,提供对任何站点和设备的远程监控、操作和排除中小型楼宇的故障,可为多个楼宇和智慧园区提供安全的远程运维解决方案。
西门子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楼宇智能化将是未来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构成,随着楼宇自动化技术、云技术的普及和成熟,智能楼宇发展充满无限潜能。西门子正在努力将数字化力量注入楼宇的设计、建造及运营中,满足客户个性化、智能化的需求。
旷视是一家AI企业,在城市微单元的建设中构建了完整的 AIoT 产品体系,包括 AIoT操作系统、AI 重新定义的硬件和 AI 重新定义的行业应用。在本次展会,旷视智慧建筑AIoT产品“全家福”集中亮相,包括面向大中型企业自主研发的AIoT 综合管理平台旷视盘古,该系统实现了从 IoT 连接、数据处理、数字孪生到应用赋能的功能集成。
旷视还根据新冠疫情防疫常态化的需要,为园区通行场景打造了 AI 重新定义的行业应用。园区入口处的旷视智能身份核验通行系统与健康码系统数据打通后,园区用户再次通过“神行”门禁一体机时,在同一时间内即可实现四种功能(身份核验、精准测温、健康码查询、考勤管理),人员通行效率和园区的管理水平得以提升。
体现用户实际需求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显示,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及碳排放增速由“十二五”时期的7%,下降到“十三五”时期的3.1%,建筑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围绕建筑绿色低碳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标准体系,制定了多项标准,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节能建筑评价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在展会同期举办的峰会和论坛上,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大量建筑正在通过后续增加或改进节能设备来实现节能减排,相关标准有待改进,以更多体现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感受。
狄耐克智能营销总监赵宏说,建筑物在设计建造阶段就应该充分融入节能技术。比如,建筑隔热性能好,在夏季就能减少空调的使用,从而达到减碳节能。智能建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房地产开发早期着手,从产品的设计开始进行。
太极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业务集团数据中心战略业务本部总经理孟凡池认为,绿色建筑有自身标准,这些标准从多个角度衡量了建筑的健康、绿色、节能以及智能状况。很多国际组织制定了标准,比如说从水、空气、光、营养、健康、精神等7个层面定义绿色建筑或者健康建筑,体现的是用户更多的话语权。
“我们总结出了建设智慧城市微单元的两条路径。”旷视资深副总裁顾亮说,“一是‘利旧’,即针对现有城市微单元的现状进行诊断,通过AIoT技术实现融合创新、服务升级;二是‘新建’,针对尚在规划中的建筑蓝图,可以通过数字孪生的规划设计从头打造空间布局,实现建筑功能的预研和预演。这正是人工智能的价值体现。”